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进行祭祖与敬老活动。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近年来,涉及老年人赡养、再婚等法律问题频频发生,侵害老年人权益的案件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为您整理了一些涉及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常见法律问题,希望能为老年人朋友,同时也为了为人子女的你我,提供一些帮助与启示。
一、老年人的标准界定为多少岁?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将老年人的标准界定为年满60周岁。
二、国家对老年人的婚姻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的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三、老年人再婚时可以采用什么形式进行婚前财产约定?
为了避免再婚后,和继子女产生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建议老年人进行婚前财产约定。根据《婚姻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除了婚前财产约定,还可以进行婚前财产公证。
四、国家对赡养人的义务有哪些规定?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规定,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第十五条规定,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
第十九条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依法有权要求赡养人给付赡养费。
五、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有哪些制度规定?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国家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条件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社会福利。
国家鼓励地方建立八十周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
国家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
六、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或拒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负怎样的法律责任?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虐待老年人或者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由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颁布与修订为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提供了诸多便利。作为子女的我们能为老人做些什么呢?如果你身处异乡,别忘了给家里的老人打个电话送去问候与祝福。如果常伴老人身边,也别忘了陪老人吃个饭、聊聊天,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