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交通事故律师_洛阳离婚诉讼律师_洛阳债务纠纷律师
  • 河南光法洛阳律师事务所微信公众平台

洛阳律师事务所

  • 网站首页|
  • 律所概况|
    • 律所介绍
    • 律所优势
    • 荣誉资质
    • 文档下载
  • 新闻中心|
    • 律所动态
    • 法律法规
    • 行业资讯
    • 综合报道
    • 开庭公告
  • 专业领域|
    • 交通事故
    • 婚姻家庭
    • 人身损害
    • 刑事辩护
    • 合同纠纷
    • 债权债务
    • 知识产权
    • 企业法律顾问
  • 真实案例|
    • 经典案例
    • 民事案件
    • 刑事案件
    • 行政案件
  • 光法团队|
    • 洛阳律师
    • 婚姻律师
    • 债务律师
    • 管理团队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加入我们
    • 律师答疑
    • 私密留言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学生诉迪士尼禁带饮食一案达成调解,迪士尼补偿50元,该争取的就要争取

2019-09-16 08:42:10

来源: 作者:

导语

有一句名言“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此话可以理解为“法律不保护那些自己拥有权利却疏于维护和使用的人”。
 

学生诉迪士尼禁带饮食一案达成调解

9月12日,备受关注的原告王洁莹诉被告上海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上海迪士尼乐园)服务合同纠纷一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浦东法院”)主持下调解结案。


2019年1月30日,原告前往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并携带部分即食食品以备游玩时食用,在乐园安检时,被告知根据《上海迪士尼乐园游客须知》游客不得携带食品进入乐园,经交涉未果,原告自行处置食品后入园。3月15日,原告诉至上海浦东法院,请求判令:1.确认被告《上海迪士尼乐园游客须知》中“不得携带以下物品入园”部分的“食品、酒精饮料、超过600毫升的非酒精饮料”条款内容无效;2.被告赔偿原告因上述入园规则被迫丢弃的食品损失46.30元。
上海浦东法院于2019年3月15日立案受理该案,于4月23日公开开庭审理,审理期间多次组织双方调解。期间,被告对入园规则中相关条款内容进行了修改:除少数特殊食品仍禁止携带外,游客可携带供本人食用的食品及饮料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9月12日,经上海浦东法院主持调解,原、被告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上海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补偿原告王洁莹人民币50元(当庭给付)。该调解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诉迪士尼服务合同纠纷案达成调解
(新闻来源:新京报)


这个备受关注的案子看上去的结果是大学生小王最终获得了50元赔偿,其实是为大家争取到了合法的权益。根据最新消息,上海迪士尼乐园:将加大安检设备的投入,采用如x光机等在内的多种科技手段;将调整政策,游客可携带符合规定、供自己食用的食品进入。但不允许携带需加热、再加热、加工、冷藏或保温的食品及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不可携带入园的食物包括(但不限于):需加热水食用的方便面、带自热功能的食品,以及西瓜(需要用刀切开的一整个西瓜)、榴莲、臭豆腐等。游客将继续可以携带瓶装水和饮料入园,遍布乐园的50 多个直饮水供应点和20多个热水供应点也将继续为游客免费提供饮用冷热水。酒精饮料、罐装和玻璃容器仍将被禁止携带入园(小型婴儿罐装食品除外)。对于有需要将不可携带入园的个人物品进行寄存的游客,度假区已推出每日10元/件的寄存服务。游客可在乐园内的指定野餐区域享用自带的食品和饮料,但需要遵守垃圾分类准则,并共同维护干净整洁的乐园环境。

单身妈妈申领生育险金遭拒

上海迪士尼在此次诉讼案后作出了政策调整,给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与原告小王达成和解,说明当自己的权益被侵犯时,该争取的就要通过合法的手段去争取。近日还有一个新闻“单身妈妈申领生育险金遭拒”受到广泛关注,8月28日,上海单身妈妈张萌(化名)由于不能提供配偶身份信息和婚姻证明,在申领生育保险金时多次被拒。便起诉当地社保部门,请求发放生育保险待遇,一审法院认为社保部门决定并无不当后驳回。张萌上诉至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法院维持原判。之后,张萌又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起再审申请。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受理了张萌生育保险纠纷案的再审申请。张女士表示:“我的目的不在赢这场官司。这个案件放在你面前,你能看到,能去思考,这是我的目标”,张女士的律师表示:“未婚妈妈也有权领取生育保险金”。

洛阳律师

该争取的权益就应该去争取

有一句名言“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此话可以理解为“法律不保护那些自己拥有权利却疏于维护和使用的人”。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都会考虑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家有权利通过法律程序,争取自己合法权益。法律是有时效期限,一旦过期后,就会丧失通过法律寻求帮助的权利。如果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不争取那么损失的永远是自己,该争取的就应该去争取。

 

相关阅读

  • 离婚后,户口怎么办?

    2020-01-15
  • 最新资讯速递:李心草酒后溺亡案,判了!

    2020-09-21
  • “代言”男科疾病广告?吴京起诉索赔!

    2019-08-27
  • 明年你的职业资格会有大变化

    2020-01-02
  • 洛阳婚姻家事律师|婚外情如何取证?

    2019-02-21
行业资讯
  • 光法课堂|交通事故中无责机动车一方也可能需要赔偿

  • 最新资讯速递:一分钟带你了解民法典之个人信息保护

  • 全国法制宣传日,宪法与法律伴随我们一生

  • 最新资讯速递:女子抽奖中林肯轿车,主办方赖账被起诉,法院判了

  • 最新《离婚协议》范本发布,建议收藏!

  • 最新资讯速递:吴某仁因不服离婚判决,酒后持尖刀将法庭负责人郝某刺伤致死

  • 常见交通事故法律问题汇总,附《民法典》新规(一)

  • 光法课堂51期(视频)|酒后挪车算不算酒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