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交通事故律师_洛阳离婚诉讼律师_洛阳债务纠纷律师
  • 河南光法洛阳律师事务所微信公众平台

洛阳律师事务所

  • 网站首页|
  • 律所概况|
    • 律所介绍
    • 律所优势
    • 荣誉资质
    • 文档下载
  • 新闻中心|
    • 律所动态
    • 法律法规
    • 行业资讯
    • 综合报道
    • 开庭公告
  • 专业领域|
    • 交通事故
    • 婚姻家庭
    • 人身损害
    • 刑事辩护
    • 合同纠纷
    • 债权债务
    • 知识产权
    • 企业法律顾问
  • 真实案例|
    • 经典案例
    • 民事案件
    • 刑事案件
    • 行政案件
  • 光法团队|
    • 交通律师
    • 婚姻律师
    • 债务律师
    • 刑事律师
    • 管理团队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加入我们
    • 律师答疑
    • 私密留言
首页 > 真实案例 > 经典案例

洛阳律师 | 扫码送礼是陷阱,侵犯隐私被判刑

2023-08-10 10:43:08

来源: 作者:




正文共1520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语音朗读4分13秒)


审判依据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案情简介
 

       某些不法团体需要使用大量企业微信,想获取大量未注册使用的企业微信号,作为“上家”便联系到万某。万某通过微信从其“上家”处获取两个二维码,一个是注册并加入企业微信群,另一个是授权登录企业微信的。万某再将这两个二维码转发给做“地推”的张某等人,张某等人在路边、商场外等处寻找第三人(路人),以扫码送礼物为由诱导第三人扫码,完成注册企业微信及授权登录。之后将收集到的第三人姓名信息提供给“上家”以便能够登录企业微信,“上家”从后台登录并修改绑定的手机号码及个人信息后就可以自由使用该企业微信。每注册成功一个企业微信,可获利20-130元不等。同时,万某也从其“上家”处获取企业微信号出售给他人,以此获利。

       自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万某通过张某诱导第三人注册成功企业微信售卖,从“上家”处获利27000元,分给张某5560元;从“上家”处获得企业微信号再出售给他人,获利9135.76元。

       2021年5月2日,万某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8日被取保候审,同年9月20日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2022年9月28日被法院决定逮捕。





案件处理

       光法洛阳所律师团队接受万某亲属委托为其辩护。本案焦点在于万某获取、出售的企业微信是否属于公民个人信息?若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公民个人信息,则万某没有触犯刑法,是无罪的。

       苏孟雪律师作为辩护人,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五)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均对个人信息进行了规定。从上述法律法规来看公民个人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本案企业微信涉及公民个人的真实姓名,但不能说明通过该企业微信是如何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法院审理时认为,本案中非法收集出售企业微信账户涉及自然人姓名,该账户能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的个人身份,以上信息被他人获取并使用后能够严重影响公民个人的正常生活,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公民个人信息。万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公诉机关的指控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其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苏律师认为万某系初犯,且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愿意接受处罚,对其应从轻处罚,成功作罪轻辩护。

       一审法院审理后,判决如下:万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35000元;违法所得30575.76元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扣押在案的作案工具手机一部,予以没收。






△ 苏孟雪 律师

       最后提醒大家,“扫码送礼是陷阱,侵犯隐私被判刑”。路边遇到扫码领礼物,要看清楚对方目的是让关注公众号、转发活动还是需要注册会员之类?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保护好个人信息能避免很多麻烦。另外,赚钱需要采取合理合法的途径,违法行为不能做。

END

河南光法(洛阳)律师事务所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洛阳民事律师|推拉超市购物车撞倒他人致其受伤,谁来承担责任?

    2020-07-07
  • 宋勤学与张世毅、张殿军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2018-11-15
  • 洛阳婚姻家事律师 | 离婚后不愿付孩子抚养费和医疗费,一纸判决教渣男做人!

    2021-08-13
  • 出车祸了,未成年人有误工费么?

    2018-06-01
  • 洛阳交通律师|事故认定不公平?光法代您来复核!同责变次责

    2020-11-30
经典案例
  • 洛阳律师 | 出院四个月后死亡,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赔不赔?

  • 洛阳律师 | 律师为境外赌场工作者成功争取轻判

  • 洛阳婚姻律师 | 对方不同意离婚,如何通过诉讼快速离婚?

  • 洛阳律师 | 婚外生子赠与“情人”49万,妻子能否追回?

  • 锦旗故事 | 71岁老人负交通事故主责,仍获赔16万!

  • 锦旗故事 | 被倒塌的玻璃砸伤,赔偿款可以分期支付吗?

  • 洛阳律师 | 一方父母出资付房、车首付款,离婚时如何分割?

  • 洛阳律师 | 合伙做生意,约定退投资款迟迟不给,利息怎么算?

网站地图 |   河南光法(洛阳)律师事务所 版权声明 © 2022   www.guangfa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5030516号-1 Tel:0379-63333878
洛阳律师洛阳交通事故律师洛阳债权债务纠纷律师洛阳离婚律师|婚姻诉讼律师洛阳房产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