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法律资讯 | 男子造谣大连核辐射值超出预期
2023-09-19 08:35:02
来源: 作者:
正文共3090字,预计阅读时间16分钟(语音朗读8分20秒)
目 录
● 最新资讯:
1. 最高法通知明确试点到期后恢复施行有关法律规定;
2. 在职教师从事学科类校外培训将被从重处罚;
● 社会新闻 :
3. 警方通报女子高铁拒换座位被打:双方均已就医;
4. “90后”网红夫妻竟贩卖“私房”视频牟利;
5. 8岁男孩扔木块砸死老人,一审判决来了;
6. 网络主播吴某偷逃税被罚;
7. 集中宣判!86人获刑,8人获刑十年以上;
8. 男子造谣大连核辐射值超出预期;
●经典案例:
9. 租房平台人员擅自入室,租客能否退租退费?法院判了!

最新资讯
1. 最高法通知明确试点到期后恢复施行有关法律规定
最高法近日印发通知,自9月28日起,不再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的实施办法》。其中要求,自9月28日起,最高法、各高级人民法院恢复施行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行政诉讼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省(市)辖区内的中级、基层人民法院恢复施行行政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来源:法治日报)
2. 在职教师从事学科类校外培训将被从重处罚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自2023年10月15日起施行,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一)实施校外培训违法行为被处理后两年内再次实施校外培训违法行为的;
(二)危害后果严重,造成严重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同时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
(四)伪造、涂改或者转移、销毁证据的;
(五)拒绝、阻碍或者以暴力威胁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的;
(六)属于中小学在职教师且培训内容为学科类校外培训的;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应当从重处罚的。(来源:教育部)
社会新闻
3. 警方通报女子高铁拒换座位被打:双方均已就医
近日,一起高铁座位争夺战引发网友热议。网传一名女子拒绝其他乘客调换座位的要求后,遭到对方的辱骂和殴打。天津铁路公安处16日通报,经初查,9月14日,G2610次列车旅客聂某某(女)与旅客田某某(女)、张某某(男)夫妻二人因琐事发生口角并引发肢体冲突,双方身体均有不同程度手抓伤痕。目前,双方均已就医,并提出伤情鉴定,结果待出。公安机关正在依法办理案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4. “90后”网红夫妻竟贩卖“私房”视频牟利
16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公安局公布一起制作、出售、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民警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查获涉案淫秽图片(视频)100余张(部),初步调查涉案金额高达5万元。经查,两名嫌疑人是一对“90后”夫妻,毕业后无稳定工作,2020年开始做自媒体,开展探店推广业务,经营的账号在本地已小有名气。之后,两人又逐渐发展起副业-拍摄“私房”照片和视频,明码标价在网上出售。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来源:长江日报)
5. 8岁男孩扔木块砸死老人,一审判决来了
今年2月,四川达州渠县一小区,老人肖某某接孙子放学回家时,被从天而降的木块砸中后经抢救无效身亡。经警方调查,木块系一名8岁男孩从顶楼扔下。事后,经社区和街道办多次协商未果,死者家属将物业公司和肇事男孩及其父母一同诉至法院。日前,法院一审判决肇事方承担主要过错责任,担责70%赔偿58万余元;物业方承担次要责任,担责30%赔偿24万余元。目前,两被告已提起上诉。(来源:半岛晨报)
6. 网络主播吴某偷逃税被罚
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部门通过分析发现网络主播吴某涉嫌偷逃税款,经提示提醒、督促整改、约谈警示后,吴某仍拒不配合自查整改及补缴税款,遂依法对其开展税务检查。经查,吴某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从事网络直播取得收入,未依法办理纳税申报,少缴个人所得税827.91万元,其中通过转换收入性质等方式虚假申报偷逃个人所得税362.18万元。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第三稽查局对吴某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59.08万元。近日,该局已依法向吴某下达《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来源:中国新闻网)
7. 集中宣判!86人获刑,8人获刑十年以上
15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中院统一部署下,辖区两级法院对审理的社会治安重点案件43件86人进行集中宣判,罪名分别涉及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毒品犯罪、盗窃犯罪等。其中,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的8人,三至十年27人,有期徒刑三年以下51人。(来源:法治日报)
8. 男子造谣大连核辐射值超出预期
近日,一条辽宁大连核辐射超出预期的虚假图片信息在网上传播,引发网友担忧和质疑。公安机关立即开展调查,经查,33岁男子吴某为博取关注拼凑编造该虚假信息并在网上传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目前,违法行为人吴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来源:中国新闻网)

经典案例
9. 租房平台人员擅自入室,租客能否退租退费?法院判了!
【案件情况】
陈女士在某知名房屋租赁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选择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合租房,并于2022年6月12日与平台签署了《房屋租赁合同》,合同约定平台向陈女士提供该房屋中的02卧室用以居住,租赁期限三年,租金3730元/月,服务费373元/月。
6月17日,平台交付了房屋,陈女士搬进了02卧室。其他两室租客先后搬走,只剩陈女士一人独自居住在这套房子中。
7月6日晚上11时许,陈女士在房间依稀听见隔壁03卧室有响动,怀疑有人进来,便一边与同事保持视频连线,一边壮着胆子大声讲话进入公共区域检查,“有没有人?”但可疑人员并未作出任何回应和澄清。
直至第二日,平台的员工才查证后告知陈女士,昨晚入室人员是维修空调的师傅。
陈女士认为,平台聘请的维修人员在未经任何通知及允许的情况下,打开租屋大门的密码锁入室,足以证明平台对门锁密码及人员管理混乱、随意,不仅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也严重违反了合同约定,遂报警。
同时,陈女士希望相关负责人尽快出面处理此事,而平台始终是消极应付的态度。7月10日,陈女士通过微信向平台工作人员提出要单方面解除租房合同,并将一周内搬走,但平台迟迟未对陈女士解约一事作出答复。
7月20日,陈女士提前解除了《房屋租赁合同》并返还该房屋。随后平台向陈女士返还5269.55元。
【一审审理】
首先,平台认为上门维修空调的行为不构成违约。2022年7月5日,因涉讼房屋03卧室租客退租,需对03卧室进行退租配置,包括保洁、消杀和维修等。其次,工作人员晚间维修是小区做核酸期间封控导致,工作人员需在当日完成维修任务又需避开小区封闭管理的时间段,不得不在当日较晚的时间段进行维修。最后,平台认为双方已结清合同解约款项,平台无需再支付其他费用。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中,空调维修人员在晚上11时许进入涉讼房屋,已然超出正常合理的上门维修时间,且平台未就该时间点合理通知给陈女士。同时,也未能举证证明当时存在紧急情况。一审法院认定陈女士有权解除合同,经核算确认,判决平台所属公司在已返还5269.55元的基础上,还需向陈女士返还各项费用6042.6元,并支付违约金3730元,关于中介费损失2100元的主张没有合同依据,不予支持。
平台不服,上诉至上海一中院。
【二审审理】
基于合租房的特性,涉案房屋02卧室的使用权应由陈女士专属使用,公共区域部分的使用权由合租人共同使用。陈女士承租涉案房屋后,其居住的02卧室属于私密空间,房屋公共区域部分则属于相对私密空间,承租人享有生活安宁、个人隐私等不被侵扰的权利。鉴于此,平台将涉案房屋02卧室及公共区域使用权一并转移给了陈女士,故平台不再享有随意进入涉案房屋的权利。
平台安排的工作人员在涉诉房屋仅有陈女士一人租住、且不存在紧急情况下,于不恰当的时间点未经陈女士允许擅自进入涉讼房屋,对陈女士的居住安全构成了实质威胁。此外,平台在陈女士寻求帮助时,未及时予以回应,嗣后也未能给出实质性的整改方案,导致陈女士的信任基础丧失。陈女士以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甲方原因影响乙方居住安全”主张其享有单方解除合同权利,合法有据。因此陈女士要求违约方即平台承担违约金符合合同规定。
一审法院根据陈女士实际居住使用时间及对应承担的费用以及平台已返还部分费用予以扣除的基础上,认定平台尚需向陈女士返还押金、租金、服务费等费用金额,亦无不当。
综上所述,上海一中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END -
河南光法(洛阳)律师事务所综合整理
(版权说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错误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