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架,家长应该如何处理?听听律师怎么说
2022-11-11 09:41:54
来源: 作者:
正文共1640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南京警方通报鲁某某涉嫌故意伤害被刑拘
11月9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一男子上门打伤老人、小孩的监控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发布警方通报:2022年11月8日19时许,南京公安110接群众报警称,玄武区某小区内,有人到其家中闹事。接报后,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将相关人员带回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经查,鲁某某(男,33岁,本市人,某医院社会聘用制人员)因当天上午其儿子在幼儿园与同班男童争抢玩具时被对方戳破头皮,到对方家中讨要说法。期间,鲁某某情绪激动,用手击打该男童面部,致其仰面倒地。该男童祖父祖某某(男,64岁,本市人)先后持塑料椅、木椅与鲁某某发生肢体冲突,被鲁某某推倒致腿部骨折。目前,鲁某某因涉嫌故意伤害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孩子打架升级至打斗的案例
2022年5月,家住天津市蓟州区某小区的两个小朋友赵小星与郑小光在玩耍时发生口角,打了架。赵小星回家后,其妈妈看到孩子脸上的伤痕,了解到是郑小光打的,便和赵爸爸上郑家讨说法。郑先生看到自己孩子也被打了,也正想到赵家讨说法。两家人越说越气,于是双方家长在郑家又动起手。直到邻居报警,几个人才被分开。事件发生后,小星被送往医院治疗,经鉴定为轻微伤。小星的父母到法院进行起诉,蓟州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定由郑小光的父母赔偿小星医药费、护理费、交通费等费用。(人物为化名)
两个孩子的“小摩擦”升级成了两家人的打斗,“以暴制暴”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只会让邻里矛盾更深,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家长该如何处理?
孩子身心成长尚不成熟,发生冲突易动手。家长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若替代孩子解决问题,并不是良好的教育方式,类似的问题还会出现。家长为人父母“爱子心切”,不应该直接插手或实施惩罚。

孩子受伤,家长应该怎么做?以在学校受伤为例,周锐律师为您讲解相关法律知识。
第一、安抚孩子情绪,查清事情原委,与老师沟通共同解决矛盾。
家长要注意先安抚孩子的情绪,避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自己要保持冷静,学校相对于家庭已经是一个大集体,同龄的孩子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冲突,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切忌不分青红皂白地替孩子打抱不平,指责老师甚至是语言攻击。应该通过听孩子的讲述、向学校和老师求证以及查看监控等方式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原本事情不大,只需要及时跟老师进行沟通,共同配合解决矛盾,避免以后再次发生类似事情。意气用事只会恶化与学校、老师之间的关系,也会让孩子们后续的交往受到影响。
第二、采取法律途径解决,主张民事赔偿。
如果经过核实后确定孩子是在学校被欺负受伤的话,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一条的规定,第三人作为侵权人,应当对伤害行为承担责任,若第三人是未成年人的,则由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学校未尽到管理职责的,需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第三、符合《刑法》规定的情形的,还可以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打人者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且被打者的伤情达到重伤,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打人者已满16周岁,只要被打者的伤情达到轻伤以上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对未成年伤害他人案件的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了降低,以更好地规制和打击未成年人犯罪。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法律已经对此类事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如果孩子在学校受伤,家长应注意保持理智,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进行解决,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END
河南光法(洛阳)律师事务所综合整理
(版权说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错误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